以文化之名,兴产业之强
282
2022-05-20
在被评选为内江市杰出青年人才之前,邓双就有一个响亮的名号:“海归”硕士研究生,留学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,妥妥的人才。
在乡村振兴和改革的大潮中,邓双毅然决然回到家乡隆昌石燕桥镇净土村,默然扎根在此。
可能许多人并不理解他的决定,但邓双认为自己是做了一个当代有志青年应该做的,敏锐地觉察出了问题,率先对当地拥有600年历史的“龙坡窑”进行保护,斥巨资建造了在全国都为数不多建在村里的博物馆,对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隆昌土陶制作技艺进行保护、传承与革新,把文化注入产业之中,让二者相得益彰。
在传承与创新中,邓双带领当地村民结合本地资源,加大产业之间的融合,为产业发展插上了翅膀,让净土村的土陶“活”起来、油茶花香起来、村民的腰包鼓起来,乡村振兴迈出崭新步伐。
乡村振兴,离不开人才振兴,尤其是离不开带着新思想、新技能的青年人才,从先进的大城市到偏远的小山村,能实现思想上的跨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能做到这一点的人才,都是了不起的。
上下五千年历史的中国,有着灿若星河的璀璨文明,有着悠远绵长的文化,这些智慧瑰宝,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,更不会成为其他文化的附庸,它们经得起时代的检验。
何为文化自信?何为家国情怀?或许,邓双的行为便对此进行了完美的诠释。
期待看到更多这样有志、优质的人才投入到乡村振兴中来,投入到文化传承与创新中来,让我们的文化、产业建设更进一步,百年复兴之梦顺利实现!